当前位置: 首页 >> 神游
非遗正青春|显微世界里探寻“纸寿千年”的奥秘 全球速看
来源: 新华社     时间: 2023-06-10 15:07:14

新华社合肥6月9日电(记者周畅)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的实验室,三面墙的组柜里摆满了从安徽、福建、浙江、西藏、四川等地收集的手工纸样本。电脑上显示着不规则的纤维纹路,一张张纤维图,就像是一张张手工纸的DNA,揭示着每种手工纸材料和工艺的“基因密码”。

泾县宣纸、云南东巴纸、山东桑皮纸、铅山连四纸、福建玉扣纸……这些以手工抄制方式制作而成的纸被统称为手工纸,每一种手工纸的特殊用料和技艺都蕴含着“纸寿千年”的奥秘。


【资料图】

今年63岁的汤书昆教授平均每年有4个月的时间行走在生产各种手工纸的村落中,寻访各种手工纸制作的非遗传承人,收集纸样带回实验室作为研究样本。从2008年至今,他已带领团队实地走访了超过300个村落,探访了500多个造纸坊。

手工纸研究所正在进行手工纸的纤维测试与观察。新华社记者 周畅 摄

“这里所有的手工纸和原料,都是我们去一个个村落和非遗传承人手中收集而来。”汤书昆说。

将这些样本带回实验室后,手工纸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会用显微仪器及各种测试工具观察不同类型手工纸的纤维结构与成分,测试其耐久性、润墨性、耐酸性、抗张强度等特性。

4年前,秦庆来到中国科大读研究生,开始接触到手工纸,“每一种手工纸都不一样,不管是其原料构成还是特殊工艺,都反映出了当地的文化、经济、民俗等不同背景,有非常明显的在地性和多元性。”秦庆觉得每一次收集纸样、分析纸样,就像是一次探索和解密的过程。

今年5月,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中国科大第十二届手工造纸技艺传承与发展研修班顺利结业。2016年至今,手工纸研究所在这个研修计划中,已培训了243名全国手工造纸非遗技艺项目的相关传承人和从业者。

通过研修班住校30天的学习,这些依靠祖辈经验成长的非遗传承人,不再只用手摸、用眼看来判断产品的优劣,而是学会用科学的视角去看待自己所制作的手工纸。

手工纸研究所从贵州侗寨收集的造纸原料。新华社记者 周畅 摄

一位来自福建宁化的学员是玉扣纸的传承人,曾因屡受挫折而灰心,一度想要放弃这项技艺,在2021年参加住校研修后,重拾了将玉扣纸经典技艺传承下去的信念和重振古法造纸的信心,回去修建了家乡已经破败的老纸坊,还建立了玉扣纸制作工艺传承所。今年3月,中国科大手工纸研究所收到了他主持复原的高端玉扣纸。

曾经名噪一时的乌金纸,其制作工艺一度失传。中国科大手工纸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与浙江富阳一间手工造纸工坊逸古斋合作,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回溯原材料、寻访最后一代制作过乌金纸的村落匠人,历经7年多的文献挖掘、数十次的实验,让乌金纸的原貌正在变得更加清晰。

研究所的师生们希望,用现代技术的手段,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具备更科学、更有趣、更具美感的呈现形式,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喜爱并参与进来,让手工造纸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策划:张书旗 张紫赟

海报:唐可涛 甄珞伊

支持: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赵雪雪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