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神游
大城∶非遗传承正当时 产业融合焕新颜
来源: 廊坊传媒网     时间: 2023-07-07 13:28:59

红木鸟笼生产渐成规模

选料、开料、煨弯、胶合、破圈……这些是传统红木鸟笼的制作工序。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大城县七女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鸟笼制作技艺传承人蔡永涛的工作室,他正在打磨红木鸟笼,室内一件件工艺复杂、制作精良、造型美观的红木鸟笼整齐排列。


(资料图片)

蔡永涛说:“我是蔡氏鸟笼第四代传承人,小时候和爷爷一起生活。他在外谋生时,掌握了制作鸟笼的技艺。我从最初对这个小笼子的喜爱,到后来一点点学习制作工艺,现在用这门手艺撑起了整个家庭。 ”

匠心在钻研中延续。蔡永涛说:“最大困难是从开始学艺阶段到后来木材的改变,木材变了直接决定工艺的改变,这都需要不断钻研,慢慢研究新工艺。”蔡永涛参加了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天津博物馆展览等展会,产品销往东南亚等地区。

关于行业前景,蔡永涛说:“非遗技艺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传承。我们可以做的、能做的是在传承基础上加以创新。现在人们物质条件越来越好,这些传统的东西是对老一代技艺的肯定和怀念,我觉得行业前景是很可观的。”

七女村党支部书记蔡永峰说:“我们村委会经常联系媒体宣传推广七女村鸟笼工艺。因为现在市场需求量挺大,从单户发展到现在40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蔡永涛工作室现有员工20人,通过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进行销售,产品为红木鸟笼、颠壳笼等类型,主要销往京津冀市场,“我想将非遗技艺传授给村中有兴趣从艺的年轻人,并扩大生产规模。”

工艺葫芦“画”出致富景

走进九间房村村民于敏香家,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工艺葫芦。“葫芦工艺品制作是个精细活儿,需要去皮、晾晒、打磨、雕刻、绘画等步骤,眼、心、手配合要默契。”于敏香介绍,“我们家做葫芦工艺品加工十年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目前有激光雕刻、浮雕、烙画、大漆、各种高中低端酒葫芦等工艺,正在研究掐丝等新工艺技术。”

近年来,九间房村不断发展工艺葫芦深加工,主要分为烙画、雕刻、彩绘三大类。其中,葫芦烙画远近闻名,创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在光滑坚硬的葫芦表皮上,制作出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增加葫芦艺术的感染力、创新力,实现了由传统“葫芦加工”向“文化创意”的转换。

如今,九间房村从种到收,从文化包装到市场销售,实现了文化创意、艺术收藏等价值,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目前,该村工艺葫芦种植面积达1300亩,葫芦种类30余种,葫芦种植农户80多户,葫芦带动的深加工以及工艺葫芦雕刻、烙画、彩绘、葫芦销售等从业人员近千人。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